078期龍安木寸解太湖字謎 龍鳳配
發(fā)表于:2012/3/25 7:54:00
龍鳳配—糊涂醉—和氏璧—線上墜
龍鳳配——“龍”與“鳳”是傳說的兩種動物,解2.“龍”5劃,“鳳”4劃,“龍鳳配”也就是4,5配。“龍”通長代表男性,“鳳”代表女性,男女配對,稱之為夫妻,按音解7。。。。龍是古人對魚、鱷、蛇、豬、馬、牛等動物,和云、雷電、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(chǎn)生的一種神物。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是龍的主要集合對象,因此,龍常常被稱為"鱗族之 長"、"眾獸之君"。
鳳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游走動物模糊集合而產(chǎn)生的一種神物。長翅膀的鳥禽是鳳的主要集合對象,因此,鳳便登上了"羽族之長"的寶座,有"百鳥之王"之稱。
龍有喜水、好飛、通天、善變、靈異、征瑞、兆禍、示威等神性。
鳳有喜火、向陽、秉德、兆瑞、崇高、尚潔、示美、喻情等神性。
糊涂醉——“醉”因為喝酒才醉,解9.“醉了”或可解6.
和氏璧——可以解0。“和氏璧”講的是無與倫比的“美玉”也不一定是圓形的,“氏”4劃,“璧”是“美玉”“玉”是5劃,“和氏璧”4+5是9.可能講的是9尾的和值。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,在它流傳的數(shù)百年間,被奉為“無價之寶”的“天下所共傳之寶”,又稱和氏之璧、荊玉、荊虹、荊璧、和璧、和璞。與隨侯珠齊名,共為天下兩大奇寶。 和氏璧,最早見于《韓非子》、《新序》等書,傳為琢玉能手卞和在湖北荊山發(fā)現(xiàn),初不為人知,后由文王賞識,琢磨成器,命名為和氏璧,成為傳世之寶。春秋戰(zhàn)國之際,幾經(jīng)流落,最后歸秦,傳說由秦始皇制成玉璽。秦滅后,此玉璽歸于漢劉邦。入唐后不知所終,后世所稱之傳國玉璽被傳即為秦始皇改造和氏璧而成。和氏璧是一個謎,并且極富傳奇色彩。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中,有許多關(guān)于它的記載和傳說,有許多文人墨客的詩文吟詠。 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(zhèn)國之寶。據(jù)《戰(zhàn)國策》載:“周有砥厄,宋有結(jié)緣,梁有懸愁,楚有和璞。”和璞即和氏璧,璞是沒有經(jīng)過琢磨的玉。 關(guān)于和氏璧的最早記載,見于《韓非子》、《新序》等書,并且情節(jié)大致相向。說是在春秋時期,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,在荊山(今湖北省南漳縣內(nèi))里得到一塊璞玉。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,厲王命玉工查看,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。厲王大怒,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。厲王死,武王即位,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,武王又命玉工查看,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,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。武王死,文王即位,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,眼淚流干了,接著流出來的是血。文王得知后派人詢問為何,卞和說: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,而是哭寶玉被當(dāng)成了石頭,忠貞之人被當(dāng)成了欺君之徒,無罪而受刑辱。于是,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,見真是稀世之玉,命名為和氏璧。
線上墜——“線”一條條的,看形狀解1.“線上墜”線的上面墜個東西,解6,9.為什么是“線上墜”而不是“線下墜”???
綜合: 0145679
六碼:045679
和值:9 18 19
推薦:045 765 694 909 766
以上純屬個人觀點,請謹慎參考!!謝謝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