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237期 馬后炮解太湖
發表于:2009/9/1 1:06:00
馬后炮:解太湖237期之--“上元節”
上元節:正月十五。
中元節:七月十五。
相同月:0 都是圓月,解0。
不同月:1、7 一是正月,解1。一是七月,解7。
017三個號。
馬后炮預測:
百位:3、6、8
十位:膽7。3、1
個位:4、5、8
和值預測:10、5、14、24
知識鏈接:
【 三元節】是道教的節日,天、地、水三官是道教初創時信奉的三個神靈,將三官的誕辰定為三元節。
【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】,【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】,【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】。
【上元節】就是【元宵節】,天官喜樂,故上元節要燃燈。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,所以全國各地都過,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。
【中元節】在佛教稱為【盂蘭盆節】,民間則稱為【鬼節】,僧、道、俗三流合一,構成了農歷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。
農歷七月十五這天,有祭祖薦新、放燈照冥、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。
【盂蘭盆會】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,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,因此中元節也有“盂蘭盆節”之稱。
盡管經過千余年主動的順俗和被動的歸化,佛教的蹤影還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眾的中元節俗活動中。首先是那名目。盂蘭是梵語的音譯,是“倒懸”意思,盂蘭與盆合起來是救器,即“救倒懸器”;另外,盂蘭盆也可以解釋為“救倒懸盆”,突出它“安放百家味飯食”的特點。
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,【放河燈】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,并不顯得多么要緊。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,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。
【河燈】也叫“荷花燈”,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燈的目的,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現代女作家肖紅《呼蘭河傳》中的一段文字,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:“七月十五是個鬼節;死了的冤魂怨鬼,不得托生,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,想托生,又找不著路。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,就得托生”。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,非常黑,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。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。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,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。
這天,家家祭祀祖先,有些還要舉行家宴,供奉時行禮如儀。酹酒三巡,表示祖先宴畢,合家再團坐,共進節日晚餐。斷黑之后,攜帶炮竹、紙錢、香燭,找一塊僻靜的河畔或塘邊平地,用石灰撒一圓圈,表示禁區。再在圈內潑些水飯,燒些紙錢,鳴放鞭炮,恭送祖先上路,回轉“陰曹地府”。過去,民間在七月初七就要通過一定儀式接先人鬼魂回家,每日晨、午、昏,供3次茶飯,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為止。現在,逐漸剔除迷信色彩,保留祭奠形式,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。
【下元節】又稱"【下元水官節】",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地誕辰。道教《太上三官經》云:"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"。下元節,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,俗謂是日,水官根據考察,錄奏天廷,為人解厄。《中華風俗志》也有記載:“十月望為下元節,俗傳水宮解厄之辰,亦有持齋誦經者。”這一天,道觀做道場,民間則祭祀亡靈,并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。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。宋吳自牧《夢粱錄》:“(十月)十五日,水官解厄之日,宮觀士庶,設齋建醮,或解厄,或薦亡。”又河北《宣化縣新志》:“俗傳水官解厄之辰,人亦有持齋者。”此外,在民間,下元節這一日,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,爐神就是太上老君,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。
歷史上的今天--幫你中大獎--237期--泰山老祖
2002237期 1機2球 試機號 684 開獎號 662 和 14
2003237期 1機2球 試機號 680 開獎號 391 和 13
2004237期 1機2球 試機號 523 開獎號 771 和 15
2005237期 1機2球 試機號 598 開獎號 767 和 20
2006237期 2機2球 試機號 591 中獎號 683 和 17
2007237期 2機2球 試機號 347 開獎號 047 和 11
2008237期 1機1球 試機號 760 開獎號 699 和 24
2009237期 機 球 試機號 開獎號 和